2014年我國出口貿易回穩,進口增長相對緩慢
發稿時間:2015-01-082014以來,世界經濟延續溫和復蘇走勢,但形勢錯綜復雜;國內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,但市場需求有所放緩,我國對外貿易出口增長逐步企穩,進口增長較為緩慢,呈現中低速增長態勢。與此同時,機電產品貿易減速,企業成本上漲等問題隱現,對進出口形成掣肘。
伴隨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進入“新常態”,對外貿易運行亦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轉換的新常態。2014年1-11月,我國對外貿易走勢逐步回升,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.4%(以美元計價,下同)。其中,出口增長5.7%,進口增長0.8%。由于進口慢于出口,貿易順差有所擴大,增長42.2%。
一、出口逐步回穩,進口依然疲弱
1、外貿出口增長呈現逐月企穩走勢。
2014年初受上年同期基數影響我國出口增長呈現顯著下滑走勢,一季度出口下挫3.5%。4月份后,由于國家扶持出口的調控政策逐步見效,上年虛假貿易導致的基數影響消失,外貿企業信心得以增強,出口增長逐步恢復正常,增速不斷回升。剔除2013年1-4月份虛假貿易因素產生的基數影響,2014年1-11月份出口增長8.7%,其中5-11月份出口平均增長10.7%左右。去年四季度,世界經濟復蘇局面不改,國際貿易領域較為平穩,預計我國出口回升勢頭仍將延續,全年出口增速將達到6%左右。
2、內需乏力抑制外貿進口回升。
我國經濟處于潛在增長水平下行階段,投資、消費需求降溫,工業生產增速走低,導致我國進口需求放緩。同時,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,國際油價已經跌至80美元/桶附近,進口價格指數為負,影響進口名義增長。2014年一季度進口增長1.6%,二季度增長1.2%,三季度增長1%,呈現低速運行,增長情況與國內需求與生產運行狀況基本相符。9月份進口增長有所回暖,但10月份再度呈現負增長。預計四季度我國經濟仍將保持7.3%左右的增長,相應進口需求也將穩定,預計全年增長1.5%左右。
二、貿易方式結構優化,機電產品出口增速回調
1、一般貿易增長持續高于加工貿易。
中國商品出口替代能力不斷增強,一般貿易增長持續快于加工貿易。2014年1-11月,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5.6%,加工貿易下降3.2%。目前,一般貿易占我國出口比重達到51.4%,加工貿易降至37.7%。貿易方式結構變化,表明我國在品牌、技術、產品附加值等方面取得進展,有利于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與優勢。
2、機電產品與高技術產品增長緩慢。
世界主要國家經濟發展分化,新興市場經濟風險逐步顯現,并影響到我國某些領域產品出口。2014年1-11月,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.8%,占出口總值55.8%,比重較2013年下降近2個百分點,高新技術出口負增長1.3%。這與新興經濟體市場不旺、投資品需求縮減有關。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提速,占比提升至20.9%,鞋帽、玩具等產品出口增速明顯高于機電產品。
三、主要海外市場情況良好,區域貿易增速分化
1、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形勢好轉。
隨著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態勢逐步穩固,傳統市場需求得到改善,2014年我國對主要發達市場的進出口貿易扭轉了上年低迷態勢,增速有所提高。1-11月份,對美雙邊貿易增長6.4%,出口增長7.3%,較上年提高2.4個百分點,美國繼續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;對歐貿易恢復性增長10.1%,出口增長9.9%,增速扭轉了上年同期下跌局面,并顯著高于其他發達市場;對日雙邊貿易增長0.4%,其中出口增長0.2%,實現了由負轉正。與此同時,我國對新興市場貿易呈現分化,對周邊東盟、印度、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出口保持了較快增長,對部分經濟波動較大的國家貿易增速下滑。
2、東中西部地區出口增長分化。
2014年1-11月份,我國中西部地區出口繼續快于東部地區,在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進一步提升。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加速,同時近幾年已轉移的投資逐步形成產能,并推動中西部地區出口迅速增長。重慶、四川、江西、廣西和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的出口增速明顯高于同期我國總體出口,而廣東、江蘇等南部7省市對外貿易比重回落,1-11月份占進出口總值較上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。
四、服務貿易取得積極進展,“一帶一路”概念深化
近年來,我國服務貿易保持較快發展勢頭,2014年前三季度,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0.2%,高于貨物貿易6.9個百分點,其中服務出口增長6.8%,進口增長12.2%。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攀升,占對外貿易總額12%,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.7個百分點。同時,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,金融服務、電影音像、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服務貿易增速較高。我國通過積極開展服務外包業務、促進服務出口,深化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,1-11月份,承接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同比增長22.3%和31.5%。但是,服務貿易總體逆差增幅有所擴大,旅游項下逆差達到服務貿易逆差的66%。
五、吸引外資難度加大,利用外資增速階段性回落
金融危機爆發后,美國、歐洲等國家經濟增長始終處于低速運行態勢,復蘇基礎脆弱,許多國家采取各種辦法限制資本流出,而且部分國家提出再工業化發展戰略,通過降息、量化寬松等政策降低社會投資成本,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國際直接投資流入中國的規模。同時,由于國內面臨人口結構變化、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的壓力,利用外資結構與增速也受到相應影響。2014年1-11月,我國實際使用外資(未含銀行、證券、保險領域數據)增長0.7%。